維持僱用安定措施 瀏覽人數: 88人 一、目的對於因受國際情勢衝擊影響而減班休息之勞工,提供薪資差額補貼,穩定在職勞工就業。二、對象(一)受僱於橡膠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其他運輸工具及其零件製造業、食品及飼品製造業、紡織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汽車及其零件製造業等9行業之勞工,且需符合以下條件。(二)參加就業保險之勞工,並符合下列各款情形:1.於公告辦理僱用安定措施期間內,經勞雇雙方協商同意減班休息。2.與雇主協議減班休息起迄期間達30日以上,經地方勞工主管機關列冊通報之勞工。3.屬全時勞工或勞雇雙方已約定固定工作日(時)數或時間之部分工時勞工。4.實施減班休息前,以現職雇主為投保單位參加就業保險達3個月以上;或辦理僱用安定措施前,已受僱現職雇主,且領取薪資補貼前已受僱1個月以上者。5.未具請領薪資補貼之事業單位代表人、負責人(含委任經理人)、合夥人、董事、監察人身分者。(三)逾65歲或屬就業保險法第5條第2項第2款不得參加就業保險人員,經其雇主投保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並符合上開各款規定者,亦適用之。三、補助標準(一)按減班休息勞工實施減班休息日前1個月至前3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及實施減班休息後實際協議薪資差額之70%發給,但受僱未滿3個月者,依其於現職單位實際參加就業保險期間之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二)薪資補貼,以每月最高不得超過勞工保險投保薪資分級表所定最高月投保薪資與中央主管機關公告每月基本工資差額之70%發給。(三)實施減班休息後實際協議薪資最低以勞動部公告之每月基本工資數額核算。但庇護性就業之身心障礙者及部分工時勞工,不在此限。(四)薪資補貼金額採無條件進位方式計算至百位數(五)補貼額度及補貼期間:1. 1個月以30日計算,發給1個月。最末月減班休息之日數不足30日時,若為10日至19日者,發給半個月;若為20日至29日者,發給1個月。2. 領取薪資補貼期間以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為主,另公告辦理僱用安定措施之期間未中斷者,被保險人領取薪資補貼,其合併領取期間以24個月為限;該公告辦理期間中斷者,其領取補貼期間重新計算。3. 同一被保險人同時受僱於二個以上雇主,得依規定分別申請薪資補貼。4. 不得同時領取「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之訓練津貼或其他政府機關相同性質之補助或津貼。5. 可於薪資差額內合併領取「支持勞工再充電」訓練津貼。6. 依 114 年3 月24日公告辦理者,補貼期間最長為 6 個月;依114年8月13日公告辦理者,補貼期間最長6個月。(六)申請期間1. 減班休息勞工自實施減班休息每滿30日之次日起90日內,向工作所在地轄區之勞動力發展署分署申請,或透過台灣就業通線上申辦系統提出申請。2. 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辦理期間內,勞雇雙方已於公告日前協商減班休息實施期間達30日者,應於公告日之次日起90日內提出申請。四、聯絡窗口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04)2359-2181分機2126、2135、2136相關網址 https://special.taiwanjobs.gov.tw/internet/2023/hires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