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看不見的危害 看的見的防護 發布日期 2025/09/26~2025/10/26 | 發佈單位: 勞工處勞動條件科 | 發佈日期: 陳靖謀 04-7532523 | 更新日期 2025/09/26 | 瀏覽人數: 46人 為使縣內事業單位對局限空間及缺氧作業危害之辨識與應變能力,縣府今(26)日與經濟部彰濱產業園區服務中心-線西區共同舉辦「高風險作業危害預防宣導會」,強化事業單位對於局限空間樣態之辨識,並對於作業中產生之危害風險加以預防,降低職業災害之發生。 本次宣導活動特別邀請職業衛生技師-潘美娟老師授課,說明局限空間之定義及危害防止,所謂局限空間意旨,通風不良且無法以自然通風維持空氣清淨、勞工非經常性作業的地點及進出受限制等這三個特性,這些空間,常見的場所如:水塔、儲槽、下水道、污水處理槽、穀倉等,並就局限空間可能出現之四大危害,缺氧、有害氣體中毒、火災與爆炸、墜落及受困,進行解說,將局限空間作業防護重點、安全作業模式、緊急應變及處理等項目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明法令規定及作法,防止類似災害再發生,降低作業風險。 事業單位在安排局限空間作業前,必須依法訂定危害防止計畫,並為勞工提供必要的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與個人防護用具,更應嚴格執行四大核心步驟:徹底執行通風及換氣、嚴密監控作空間氣體變化、設置作業區域監護人員、確保緊急應變與救護計畫,讓事業單位了解並落實安全工作制度,強化防災能力。 近年來局限空間作業,一旦發生事故,常導致人員重大傷亡,成為致災的高風險作業,縣府呼籲事業單位應強化對於「局限空間」作業場域的危害辨識,透過認識危害、了解危害、預防危害的觀念,提升整體災害預防與應變能力,打造「安全工作、人人有責」的職場文化。